2006/09/16

打掃

睡了一天,起床後先是無意識地開始略作打掃動作,清醒後被現實驅使了整潔工作。

先是刷牙洗臉後,看不慣洗手台的髒亂,把洗臉用品搬開,不斷擦拭那我二哥使用過卻不願整理、佈滿他頭皮碎屑的台面。
清潔動作終了,卻又被臭味撲鼻的屎尿味燻到忍不住皺眉頭,於是噴了清潔劑,又動手刷起馬桶。

回到房間,不禁驚覺房間之髒亂,遂又開始收拾。

先把散落地面的頭髮一一拾起,接著拿掃把清掃,最後拿威拂黏貼地面難以清掃之灰塵。

還沒結束。

休息一會,拿起地板魔術靈噴撒,然後出門去全家買了包抹布,回來開始進行抹地動作。

不斷地抹擦洗之間,磨出了一個因房間清潔後的成就感。

2006/09/15

憂鬱上身的7大徵兆

原文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marticle/url/d/a/060803/30/1qw8.html?type=old

看完這篇,突然覺得根本憂鬱症快上身,怎麼七種症狀都有?(嚇)
不過七種症狀,當然有涉略多些,有程度低點。

看到這段:
「剛開始是早上起床時,覺得身體像鉛塊一樣重,後來那種感覺逐漸轉變成倦怠感。現在,在房裡要稍微移動一下身子都嫌麻煩。」一位患者這樣說。的確,只要陷入憂鬱,全身上下就彷彿綁上了大石頭一般,稍微移動都覺得痛苦。而且,移動時還可能引發昏眩、心悸等身體症狀,還有人會變得過度憂慮身體的移動。
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狀況呢?一般認為,可能是因為不安或緊張高漲到某種臨界點,而對身體的自由活動造成制約。此外,也可能是因為憂鬱時的決斷力低落,從思考到採取行動需要耗費不少時間所致。

每天很難起床就差不多是這樣吧...總是想東想西不想動,最後覺得世事紛擾掛掉最好。囧rz

而且現在生活絕對自閉,但不自閉又不行,與人交談,feeling稍微不對,便覺得這人真討厭,這種無法忍耐的負面膨脹度正急速增加,如果討厭可以殺人的話,大概已經秒殺N人了。

2006/09/14

痛得死去活來

真的很恨姨媽報到的首日,稍微走點路,回到家立刻攤臥沙發,痛到再也起不來,只能抱腹側臥,顰眉蹙額,縮著。

小睡一會,吃了些東西,還是什麼事都作不了 ,索性看了「Clara et moi」DVD、還有一些很久沒看的日本台,最後還看到了「求愛三兄弟」最終話。

2006/09/13

裝假牙

自從上禮拜右門牙痛到得抽神經(又稱:根管治療),就墜入了撒錢地獄。
因為,抽神經之後 = 要裝假牙保護原本的牙齒。

偏巧我又是右門牙,可不能為了省錢而成為Jonhy Depp的海盜金屬銀牙造型哪...(又沒人付我幾千萬美元演海盜XD)
為了美麗及不嚇人,只好撒下一萬五千大洋就為了一顆假牙,從此領悟牙疾是有錢人才能生的病。orz

今天終於把假牙套上去,而一萬五千元也正式離我而去。(倒)
但今天只是套上去而已,還沒正式固定,也就是下星期二還得去找牙醫。領悟二:牙醫真是一個還蠻賺的行業,因為人有三十二顆牙...XD

2006/09/12

快爆肝了

書怎麼樣都看不完,身體在一定時間一定疲勞。囧rz!

今天去作員工健康檢查,護士小姐說:「妳是不是常熬夜跟疲勞?」
我:「是,大概每天都半夜兩、三點睡。」
護士小姐:「妳的肝照起來粗粗的,正常的肝照起來是平滑的,要趕快改善作息。」

See!報應來了,狂熬夜的下場。

2006/09/07

莫名的鼓勵

昨日午後約莫三點,一如以往,坐在最後一節捷運板南線車廂,帶本書耽讀,不覺地抵達忠孝敦化,再邁向國父紀念館的歷程時,忽然有個老外,跟我打招呼,因為他發現了我居然看英文書,而且頗厚!他有點驚訝,立刻湊過來問我看什麼書,我說:「the world is flat!」他說他有「聽」過這本書,right!他聽有聲書版,接著問:「妳大學是主修英文嗎?」我...當然不是,我只是好奇這本暢銷書為何如此暢銷,想知道裡頭說什麼,而且作者是NYTIMES的作者群之一,文筆應該老少咸宜,且又兼具全球經濟觀點與完美句子結構,所以想看看證明我的想法是否正確。

「書這麼厚,妳受得了?」他問,我當然受不了一天毫無變化的抱著一本書猛讀,所以就決定每天看一點,以一點累積換取持之以恆的力量。

接著他便勉勵我好好持續閱讀,並比出一個「大拇指」的手勢,還附一個微笑,跟我say good-bye後離去。

似乎覺得真的被鼓勵了!

2006/09/01

狀態:Boring

前幾天讀了自由時報副刊,讀了這篇,恍然發現自己不是憂鬱,只是無聊。

轉自鯨向海BLOG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EYEtoEYE&article_id=4320838


Boring

文/鯨向海

一個朋友傳來簡訊:「天空正在轉變顏色,想起未曾改變的自己,有一種不能告訴他人的悲哀。」無法改變的生活,一開始首先是無聊,接著難免感到悲哀。無聊很可能是憂鬱的前兆之一。憂鬱症裡有一診斷的要項是「對之前曾感到有趣的事物失去了興趣。」此症狀的基調就是「沒有商量餘地的無聊感」。佇立在沙灘,那一望無際遠方海平面,那些腳邊翻來覆去不曾有結論的浪花,偶爾都會給人一種無聊的感覺。那些漂流木是否真能感知到無聊,我們很難理解。然而每次看到集體擱淺的鯨魚,不免懷疑,那種活得不耐煩的行為,是否跟「無聊」有關?「無聊」的本質,就是一種無窮無盡,汪洋般的事物吧。

我三十歲了,生活穩定,已經走到海岸盡頭,一時之間不會再走遠。戀人偶爾也開始抱怨我的無聊。有時逛到鳥店,看一大群華麗的鸚鵡,一律以金屬封閉腳環,鎖困於小小的鸚鵡架上;儘管翅膀豐滿有力,雙足來回跳動,變換方位,嘴喙大且嚷嚷,不時偷襲路人褲管,卻也只能如此。也許我該脫下醫師袍,跨上摩托車去革命;也許應到非洲四十度C的豔陽底下歷練;但畢竟那是別人的風格,不是我的人生。

岩井俊二的電影《花與愛麗絲》說的是兩個交好的女學生,平日不好好上課,在電車上跟蹤一名男學生,之後以謊言引來戀情的故事。我偶爾也在捷運上跟蹤某些特殊的人物(可能是我喜歡的對象,或對方裝扮太過詭異,或某些有趣的言談引起我的好奇),甚至忍不住拿出照相機來偷拍,留作紀念,一不小心失神,便坐到相反方向的列車。這到底是「無聊」還是「有趣」呢?就是這樣,兩者恆常有曖昧不明的關係,相互跟蹤,猛然就激出火花。那些被當成「有趣」的「無聊」,只要夠專注認真,似乎也果能逐漸變幻出趣味來。許多號稱浪漫的偶像劇,都具備此類本領。張愛玲應是所謂「認真的無聊」之大宗師,如寫自己擅長從雙層巴士上伸手摘楓葉或者享受微風中的藤椅之類,相當駭人。

某些「無聊」看起來消極,其實是以退為進,積極保存著最後的自我意志,固執著獨特的生活風味。上述電影裡的女孩「愛麗絲」,全片大半時間,一直去應徵演員,卻因為缺乏一般世俗要求的演技,也未嘗刻意去演練,在試鏡時往往面目呆滯,不斷受挫,眼看花樣年華陷入無聊的膠著;然終在片尾以保有自我的方式,優雅地跳了一段芭蕾,輕巧躍上了雜誌封面。恍神,出神,靈魂出竅,這一類超越的技藝,都是在感覺無聊時,才能夠琢磨的本事(最著名的典範就是牛頓在蘋果樹下的修行)。又如男孩子從軍之時,立正站好,最容易感到無聊;由於軍隊是集體意志的龐然大物,一旦為了保有自己的意志,便直覺地以「無聊」這樣的態度來反抗。相反地,「極度認真的有趣」變成「超級無聊」的例子也並不少見,譬如某些令人不敢領教的詩評,沈悶冗長的婚禮以及虛無做作的遊行等等。

旅行也能抵擋日常無聊。照理說,長途跋涉,大包小包,扶老攜幼,抵達一個未曾去過的地方,舉目皆稀罕,都新鮮;連廁所的樣式,在便利商店買到的筆記本,路上發送的面紙等等,迫不及待,爭先恐後,流逝的每分每秒,因附加了飛機票價,顯得貴氣逼人。我曾趁著長假飛去京都,在接近金閣寺之前,必須屏氣凝神走一段長長小路,兩旁是美麗楓樹與地面上幽微的苔蘚。大概實在是等候了太久的緣故(從中學時耽看三島由紀夫便開始餵養的幻想);一切最興奮刺激的部分,已在這多年期待的過程中磨損殆盡。當我隔著波光粼粼的水池,終於來到那貼滿夢幻金箔的建築前,與屋頂上那隻笨拙的金銅鳳凰對望時,卻莫名地萌起一股無聊的感覺……,宛若做完愛後,動物感傷。

所以,每次聽「寵物店男孩」(Pet Shop Boys)所唱〈Being Boring〉:「'Cause we were never being boring/We were never being bored……」都感覺,都彷彿一遍遍暗示著人生,注定是場激烈的戰事——

除非我們自己想變得無聊,否則就要永遠比這個世界更有趣。